追寻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
——湘师附小中队雏鹰小队
“追寻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为点燃青少年学生党史学习的热情,向青少年学生讲好“过去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在8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湘师附小中队雏鹰小队的同学和家长志愿者们开展了红色研学游——参观楼曼文纪念馆活动。学习红色历史,了解红色文化。
Vol.01
▲队员:章丁浩、李凌菲、吴思祺、来瑾
陈熠楷、韩鑫灵、章雨娜、钱珮琦、
邵宇樊、丁嘉悦、郑俊寅、孔韬羽
丁胜浩、周佳泽、袁峻烨、周筱珂、吴静怡
楼曼文纪念馆详情简介
楼曼文烈士纪念馆
楼曼文烈士纪念馆地处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楼家塔村仁德弄16号,是一所二进四合院的徽派建筑,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已有50多年历史。年11月,楼曼文纪念馆正式挂牌成立,布展面积余平方米。
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楼曼文烈士纪念馆收录了楼曼文烈士学生时代、中央特科、苏联学习、滞留新疆并入狱、返回延安、土地改革、英烈长眠等各个历程,用图文资料、油画、雕塑、连环画、微缩场景来展现楼曼文烈士在各个时期战斗工作场景,还通过现代声、光、电形式展示。其中,该馆还收录了大量历史文献,包括与楼曼文烈士一起工作、一起战斗的中共高级领导人的资料,以及楼曼文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实物。概括介绍了楼曼文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参观楼曼文烈士纪念馆现场
一张张鲜活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一件件珍贵的物件,把大家带到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烈士的光辉形象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同学们驻足凝视各种展品,认真做着笔记,追随伟人足迹,共同回溯那段红色记忆,思想受到了洗礼。
信
仰
永
存
红
色
记
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分享先烈故事,牢记发展历程
——寻真理,女中求学
楼曼文年出生于楼塔镇一个叫儒坞的小山村。年,她就读于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其时,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楼曼文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游行和各种进步活动,共产主义思想在少女楼曼文身上深深发芽。
——为理想,投身革命
年在杭州读书期间,楼曼文加入中国共青团。年在上海艺术大学学习,后担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常委、妇女部部长。年年底到年年初,楼曼文被调入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组,以及共产国际远东情报站工作。
——受派遣,海外沉浮
楼曼文受党中央和共产国际远东情报站的派遣,东渡日本开展情报工作。次年,到苏联列宁学院学习,不久之后受国内严酷的斗争牵连被审查,停止组织生活和学籍,下放到莫斯科郊外工厂劳动长达六年。后解除怀疑,重新恢复组织生活,楼曼文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党校学习。
——滞新疆,监狱斗争
楼曼文回国抗日途经新疆。因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回延安的交通线被阻断,楼曼文等被迫滞留新疆。楼曼文在迪化(今乌鲁木齐)教书,后被盛世才监禁。
——获自由,力疾从公
楼曼文等新疆监狱的中共人士百子一心返回延安,但是,解放战争暴发,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古城,楼曼文休养期未满,就提早分配工作了。在晋西北,楼曼文参加了中央土改工作队,她积极发动妇女参与土改,使妇女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现曙光,英烈长眠
年下半年,楼曼文随中央机关转移到晋察冀边区河北省。多年积劳成疾,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她十分清楚,自己的病已经到晚期,时日不多了。她不愿意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再与组织、同志和亲人分开,她常常思念浙江老家-杭州萧山,思念家中的亲人。年2月17日,楼曼文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东黄泥村病逝,年仅41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爱国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承。小小爱国心要从娃娃抓起。
以历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以先烈为范是为了汲取更多的力量。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仰之情,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的信念,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革命烈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end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