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缓解 > 正文 > 正文

陆氏针灸治疗偏头痛医案一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13 7:18:34

偏头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我国有大量患者因该疾病影响学习、生活及工作。今天与大家分享一则陆氏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医案。摘自《陆瘦燕朱汝功针灸医案》P14-15.

严某,男,52岁。

初诊右偏头痛已数十年,在气候转变或情绪紧张时每易发作。最近每三四日发作1次,痛势甚剧,拱头来诊。形体消瘦,纳谷不香,大便燥秘。太冲脉大于冲阳脉,太溪脉沉细,寸口脉弦滑,苔薄腻。病系水不涵木,肝胆风火上扰,痰热互阻。病久势甚,治拟标本兼顾,滋水抑木、息风降浊为主。

风池(右)-,太阳(右)-,太冲(双)-,丰隆(双)-,支沟(双)-,太溪(双)+。

提插补泻,留针5分钟。太阳一穴,重用龙虎交战法,捻转10分钟,其痛若失。

二诊前日针治后,偏头痛已基本消失,仅右颞颥部略有胀感,大便畅下,胃纳已增,脉弦滑,苔薄润。风阳尚亢,治再疏泄少阳、厥阴。

风池(右)-,颔厌(右)-,太冲(双)-。

提插捻转补泻,留针10分钟,颞颥部胀痛顿解。

1个月后随访,数十年偏头痛痼疾,经两次治疗,1个月来未发作。据患者诉称,此为几十年来所未有。

偏头痛之疾,先贤都以少阳相火旺盛立说,至朱丹溪又有“右属痰属热”“左属风属虚”之论。概而言之,风痰火郁者居多,然亦有异型者。本例患者脉弦而滑,太冲大于冲阳,苔腻,大便燥结,此肝胆郁火化风,循少阳上扰清空而致。肝火犯胃,燔灼津液,化生痰热,阻滞中宫,腑气失于通降,故而便秘纳呆。太溪脉沉细是肾虚之侯,乃为病本。陆氏施以滋水抑木、息风降浊双管齐下之法,取太冲(肝原)以泄肝火,泻支沟(手少阳之经火穴)以清三焦相火兼通腑气;泄丰隆(胃络)以降痰浊,补太溪(肾原)以滋肾水。痛者,气不通也。少阳之脉行于头角,肝胆相火循经上犯,火郁而气闭,气闭则经络不通,故右侧颞颥部疼痛如裂。陆氏取右风池、颔厌用提插捻转泻法,另用太阳穴施龙虎交战手法,以疏通患部经气,捻针达10分钟,反复交战,使气血德行,故针讫其痛顿失。二诊而大便畅下,气火挟痰尽泄,病霍然而愈。

感谢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hj/9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如何治疗偏头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