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
学院介绍
大工考研助手
目录
发展历史
师资队伍
科研平台
考研升学
就业前景
发展历史
1学院发展
年12月17日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总体布局和规划,定位为学校航空航天工程学科专业的“牵总单位”。
航空航天学院自年起招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1学院现状
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
可授予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学术型);
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学术型);
机械专业硕士学位(专业型);
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学术型);
机械专业博士学位(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博士)。
师资队伍
教授
14人
39%
副教授
21人
58%
现有专任教师系列3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1人。
实验技术系列工程师2人。博士后(助理研究员)5人。院办秘书1人。
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兼职教授6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人;
国际宇航联合会青年空间领袖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2人;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1人;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1人;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1人;
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
科研平台
1两个省部级实验室与研究中心
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新型飞行器热防护联合研究中心
十余个教学科研类实验室: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飞行器气动弹性与风洞模型实验室、火箭发动机测试实验室、空间电推进技术实验室、飞行器结构力学实验室、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综合性能实验室、极端环境材料性能实验室、飞行器控制技术实验室、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实验室、飞行器仿真实验室、大型空间智能结构实验室等。
1科研经费逐年增长且人均科研经费达.6万
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以来,科研经费连年保持稳定增长,年科研进款总额为.67万元,其中纵向.61万元,横向.06万元,人均科研经费.6万元。
1研究方向广泛且突出
研究方向具体包括:
气动与推进(先进飞行器气动布局、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前沿交叉、航空航天推进技术、航空航天热防护技术);
结构与材料(空天飞行器热结构强度、飞行器结构设计与评估、飞行器结构安全与监测、飞行器复合材料性能分析及设计、飞行器特种材料与结构);
动力学与控制(卫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飞行器气动弹性技术、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系统仿真、无人飞行器技术)。
考研升学
航空航天学院考研
学硕有J1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专硕有机械(飞行器相关方向)。
J1航空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
21年学术硕士复试线为分
初试科目为政治,数学一,英语一,专业课为材料力学或自动控制原理;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1年学术硕士复试线为分
初试科目为政治,数学一,英语一,专业课为材料力学或自动控制原理;
机械(飞行器相关方向)
21年专业硕士复试线为分
初试科目为政治,数学二,英语一,专业课为材料力学或自动控制原理。
专业课参考书目为: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主编:王博,高等教育出版社,年9月;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年7月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主编:韩敏,潘学军,席剑辉,人民邮电出版社,年第一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主编:韩敏,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年第一版。
《自动控制原理》,主编:孟华,机械工业出版社。
《现代控制理论》,主编:王金城,化学工业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主编:胡寿松,科学出版社。
从年考研数据可以看出,航空航天学院的21年最低复试线为分,报录比约为1:3.8。
(更多大工报录比信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zz/1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