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
痧
刮痧的作用
刮痧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宣畅气血,调整阴阳,排除毒素,增强体质。
刮痧板的种类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品种,有玉石类的刮痧板,还有牛角类的刮痧板、刮痧梳等。这几种都是可以的,在网上也都能买得到。
刮痧的介质
可选择水、植物油、刮痧油,或者精油、凡士林都是可以的。这个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均具有滋润皮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只要不过敏都是可以使用的。
刮痧常用手法
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补法(轻刮法)力度小,速度慢,刮痧板和皮肤角度为45度,被刮者无疼痛不适感,刮后皮肤仅出现微红,适用于儿童、妇女老年体弱者,以及疼痛敏感部位、虚证人群的保健刮拭。
泻法(重刮法)力度大,速度快,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用于年轻力壮,体质较强者或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满处,以及实证、热证、痛证者。
刮痧的注意事项
操作时选择避风处,尤其避开家里的对流风,以免感受风寒外邪而加重病情或引起感冒。
刮痧前要洗手,刮痧用具边缘要钝滑,避免划伤皮肤。
要检查被刮者皮肤,红肿热痛、皮炎处不宜刮痧。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出血性疾病者禁忌刮痧。
操作时宜取单一方向,用力均匀,手法不可忽重忽轻。
操作中随时观察病情,如面色苍白立即停刮。
刮痧后,宜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第一次刮痧后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2次刮痧。
正常人保健宜用平补平泻法。刮痧后3~4小时不宜洗冷水澡,不宜受风。
刮痧的方法
直按刮法
先用热毛巾擦洗被刮痧部位,在后在那个部位再涂上相对应有关刮痧的介质,在用刮痧工具直接触碰患者的皮肤,反复的刮,直到皮层便表面上出现痧痕迹就可以了。
间接刮法
在将要刮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的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面直接刮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能去保护好皮肤的,主要还是用于儿童和老年人之类的。
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扯痧法、挤痧法、拍痧法及点揉法;
挟痧法
又称揪痧法,在民间称之为“揪疙瘩”,是指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然后施术者五指屈曲,将中指和食指等弯曲如钩状,蘸刮痧介质后夹揪皮肤,把皮肤和肌肉挟起然后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
一挟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被挟起的部位就会出现痧痕,造成局部瘀血,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方法。
施行本法时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痛、发热、身体乏力,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
扯痧法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大拇指与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肤,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扯痧疗法。
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痧症或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
扯痧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施术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牵拉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
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为止,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有松快舒适感。
点揉法
把刮板的平边,在患者身体部位进行大面积平行刮痧。
指用手指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点压,同时做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是点压与指揉的复合手法。
SUMMER.TIME.
总编
李文涛
主编
于蓉
编辑
陈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