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治疗偏头痛 > 头痛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手穴十八针法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2 11:48:47
第一节手穴点穴治病常识

第一节手穴点穴治病常识

一、什么叫手穴点穴治病法

所谓手穴点穴治病法,就是仅取手部属于手针范畴的穴位(共18个穴位),而医者主要用拇指,其它各指作为配合和依托,根据病情,在患者手部的有穴位上实施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来达到为患者治病的目的。由于手穴点穴治病选取的穴位少,一般一个穴位可治1-8种常见病,且操作简单,所以,一般的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

二、手穴点穴为什么能治病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就充分地说明了手和身体的关系。人的十指直接牵动着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经络学的角度讲,人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它有干线、支线,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遍布于人体的全身体表里上下,起着联贯机体、运行气血的作用。当人有了疾病时,经脉就不畅通,气血运行就受阻,正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气为血的帅,血为气的母、气行血行,气滞血於”。而手穴点穴,对手上的某个穴位进行有规律,有节奏的点压,其一压一松都有着特定的意义,压为阴,松为阳,压时调营气,松时调卫气,压时气血聚,松时为加大脉肿。人动时血脉则运行于主经,人静时血则归于肝脏,因此,手穴点穴可以平秘阴阳、打通经脉、调和气血、调节营卫,从而起到镇痛抗炎、活血化淤的功效。

三、手穴点穴为什么能治几十种常见病

属于手穴点穴范畴的穴位虽然只有18个,却能治全身五十多种常见病。这是因为手上有三条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三条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三条阴经、三条阳经,每一个都有它单独循行的路线和方向,并且都有体表循行路线和体内循行路线,并与足上的三阴经、三阳经以及奇经中和八脉在循行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部位上互相连接和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这样以运行气血,周流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的营养物质。所以手上穴位虽少,却能治全身五十多种常见疾病。

但是,由予手仅仅是人体一部分,手穴仅仅是人体整个穴位的一个部分,手上的三阴经、三阳经仅仅是人体经络中一个部分,所以手穴点穴治病也就有它治疗疾病的局限性,不可能包治百病。

四、手穴点穴治病的特点

手穴点穴治病所取的穴位均在手上,而且医者也是用手(主要是拇指)对患者进行治疗,所以它较之针灸疗法及药物疗法都有很大的区别,它无需针具、无需消毒、无需药物、无需解扣脱衣,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可随时随地为患者解除疾患的痛苦,具有见放快、不出偏差、穴位少、易掌握、操作极为简单的优点。据临床实践应用证明,总有效率可达96%以上,大部分患者可在10分钟内使病情得到基本的缓解或痊愈。

五、手穴点穴治病术与疗效有关的问题

与疗效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取穴的准确度、点穴的持续时间、用力大小及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患者经络的敏感度。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l、取穴一定要准确,在此前提下,点穴用力的大小与见效快慢有一定关系。但刚开始点穴时,用力要轻,然后逐渐加大力量,直至患者能接受为度。切忌一开始用力过猛,以免使患者难以忍耐和产生畏惧心理。

2、点穴时,患者感到酸、麻、胀、重、热、凉甚至这些感觉往

其它部位放射,说明已点准穴位。若患者感到痛而无酸、麻、胀、重等其它感觉,应检查取穴是否准确,对个别体质虚弱者或一两餐没有饮食的患者,应用轻力点穴。在点穴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中断点穴,必要时让患者卧床休息片刻和给少许糖开水喝,即可恢复正常。

3、点穴l分钟后,嘱患者活动患部(即病痛部位),如颈部、腰、肩、膝关节、踝关节等,并询问其感觉,直至病痛缓解后,再维续压穴3-5分钟,以巩固疗效。

4、手穴点穴治病对急性病疗效最佳,对慢性病缓解率也高,但容易复发,近期疗效尚可,但远期疗效较差,所以治慢性病时,应侮天点穴1-2次,每次15分钟左右,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再治一个疗程。

5、医生指甲不宜过长,尤其是拇指的指甲,若过长,易刺破患者的皮肤。一般3-5天要修剪一次指甲。

6、一定要弄清患者的真实的惰,然后对症治疗。有些患者不能

把病情反映确切,有把胸闷说成是胃病的,也有把脊椎痛说成是背痛的,还有些患者说不清哪里痛,一会儿说肩痛,一会儿又说背痛,这就要求医生诊察判明病情。有时可以进行侦探性的点穴治疗,一般一个穴位点压3-5分钟,无效即可放弃。

六、手穴点穴治病术的有关问题说明

在点穴治疗时,是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如何在手上准确地找到穴位,这些问题搞清了,才能开始着手点穴治疗。

l、关于点左手穴还是右手穴的问题。病患者的病痛部位有能分左右的和不能分左右的两种,点穴时要区别对待。病患者的患部能分出左右的有左(右)偏头痛、左(右)牙痛、左(右)膝关节痛、左(右)眼痛、左(右)肋间神经痛、左(右)踝关节扭伤等等,均取对应侧手穴,即右边痛取左手穴、左边痛取右手穴,若问侧都痛则取双手穴。如病患者疼痛部位不能分左右的,只有一个痛点如前头痛、后头痛、咽喉痛、胸疼闷、尾骨痛、脊椎痛、胃(肚)痛、会阴痛、咳嗽、哮喘、小儿尿床等等,则取左右手穴均可。

2、尺侧和桡侧。尺侧是指小指的外侧及其他各指指向小指的一侧,桡侧是指拇指的外侧其他各指指向拇指的一侧(见图1-1)。

3、指关节区分。握拳时,手背突出的骨关节为掌指关节,掌指关节前的关节为第一关节,再向前的关节为第二关节(见图1-2)。

4、取穴时在掌指关节和指关节较多,常见到有“赤白肉际处”

的名称。赤为手背的肤色。白为手掌的肤色。“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肤色的交点。如偏头痛穴,在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即无名指取半握拳势,靠近小指的一侧,第一指关节横纹终点,手掌与手背肤色相交之处即是本穴。

第二节手穴穴位简介

属于手针范畴的穴位共有18个,它们分别是:前头痛穴、头顶痛穴、偏头痛穴、后头痛穴、眼痛穴、肩痛穴、颈项痛穴、咽喉痛穴、咳喘穴、胸痛穴、脊柱痛穴、胃肠痛穴、腰腿痛穴、坐骨神经痛穴、夜尿穴、会阴痛穴、踝痛穴、足跟痛穴。

它们在手上所处的位置

1、前头痛穴

2、头顶痛穴

3、偏头痛穴

4、后头痛穴

5、眼痛穴

6、肩痛穴

7、颈项痛穴

8、咽喉痛穴

10、胸痛穴

11、脊柱痛穴

13、腿痛穴

14、坐骨神经通穴

16、会阴痛穴

17、踝痛穴

图2-2手穴穴位分布示意图(二)

9、咳喘穴12、胃肠痛穴15、夜尿穴18、足跟痛穴

第三节手穴穴位主治疾病及操作方法

一、前头痛穴

(一)穴位介绍

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前头痛,胃肠痉挛,急性肠胃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风湿,扭

伤所致的膝关节痛,趾关节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而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穴位,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对患者食指形成环抱。医者的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患者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扭1-5分钟后,患者的病痛一般会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一松一压为一次,对前头痛、膝关节痛、趾关节痛,点压24次为一遍,对胃肠痉挛等其他各种病点压72次为一遍,共点穴5至7遍。待患者病痛缓解后,再继续压穴2-4分钟,总共操作持续时间应在15-20分钟,以巩固疗效。

(四)注意事项

若膝关节、趾关节痛,左边痛捏右手穴、右边痛捏左手穴,两边都痛捏双手穴。

二、头顶痛穴

(一)穴位介绍

中指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神经性头痛、全头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姿势均可。医者而向患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穴位,其他四指自然并拢,从患者第三指和无名指间插入,指食间插入,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侧作依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为好,1-3分钟后,患者的病痛一般会有程度不同的减轻。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不与穴位脱离接触,拇指和食指一松一压为一次,36次为一遍,稍停片刻(仍接触着压穴),再点压一遍,这样反复操作,共点压8-10遍,待病情缓解后,再继续点穴3分钟,操作持续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以巩固疗效

三、偏头痛穴

(一)穴位介绍

无名指第一关节尺侧赤白肉际处。

(二)主治疾病

偏头痫、胸肋痛、胆区痛、肝区痫、胆绞痛、肋间神经痛。

(三)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卧、站势均可。医者面向忠者,用右(左)手的拇指尖对准患者的穴位,其他四指自然并拢,对于无名指形成环抱之势,食指第一二关节置于穴位对应侧作托,拇指和食指逐渐用力捏,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尽量用力,压穴2-4分钟,根根患者疾病的名称和经络敏感度,怨者的病痛一般会有明显的减轻或缓解。此时改为点穴,即拇指与穴位不脱离接触,拇指一松一压为一次,共点压36次为一边,稍停片刻(仍保持着压穴),再点压一边。若是偏头痛、胸助痛、肋间神经痛,点穴5-7遍即可,若肝区、脾区或胆绞痛,应点穴7-10遍以上,待病情缓解后,再压穴3分钟,以巩固疗效。治疗偏头痈、胸肋痛肋间神经痫,15分钟左右即可,若治疗胆区、脾区、胆绞痫应不少于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要捏患者对应侧的手穴,即左边痛,卡右手穴,右侧痛,卡左手穴,两侧都痛,则卡双手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ttzmb/1252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如何治疗偏头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