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治疗偏头痛 > 头痛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都说偏头痛太难治只能止疼,我只能说书读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4 17:52:35

正在看文的朋友们,听我一句劝:偏头痛别乱吃药!很容易越来越严重!

我在门诊50多年,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对这句话真的感触颇深!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压力让许多人步入了亚健康状态。

偏头痛,尽管并非重病,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前几天,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

患者是位35岁的女性,有一个5岁的女儿,在一家大型企业任职,是压力最大的年龄段。

“最近脑袋右侧一个位置总是一跳一跳地疼,疼得睡不着,即使睡着了,半夜也会被疼醒,已经不记得上次好好睡一觉是啥时候了。”

患者过年期间因为发作不堪,还去住过院,但结果显示并无器质性病变,除了止痛,没有更好地解决办法。

在了解了她的症状后,我注意到她面色苍白,神情疲惫,这符合气血两亏型偏头痛的典型表现。并且患者头痛部位固定,疼痛如刺,且舌苔呈深紫色,这进一步证实了我的诊断。因此,我决定为她开具以养血补气、通络升阳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方剂。

说到养血升阳,就不得不提到清代名医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名方——阳和汤

由熟地、白芥子、鹿角胶、肉桂、麻黄、姜炭、生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能够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为升阳提供源动力;

鹿角胶生精养血,强壮筋骨,与熟地黄一同加强功效;

姜炭、肉桂充当着搬运工,破阴和阳,温阳散寒,将阳气温通到血脉每处;

当温通不达皮下,便需要白芥子登场,达皮里膜外,通络散结;

身上原本的寒气去哪里?

则需要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散寒凝;甘草则解毒且调和诸药。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再次来到诊室时,她的头痛症状已经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药方加减,继续巩固疗效。又经过一周的治疗,她的偏头痛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整个人也显得更有精神了。

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气血两亏型

这类偏头痛多见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尤其是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气血两亏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倦怠、气短、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治疗时,应以养血补气、通络升阳为主,可服用阳和汤进行调理。

2.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常见于脾气暴躁的人群。这类患者往往在发脾气后出现头痛症状,因为情绪波动会损伤肝脏,而肝脏又反过来影响情绪。症状包括头昏脑胀、两侧头痛、易怒心烦、失眠、目赤面红、舌红苔黄。治疗时,应以潜阳平肝、止痛息风为主,可服用含有钩藤、牛膝、夜交藤等中药材的天麻钩藤饮。

3.外邪侵袭型

有些人容易受风寒侵袭,进而引发头痛。这种头痛会牵连到颈部和背部,疼痛剧烈,遇风后加剧,舌苔白薄。治疗时,应以散寒祛风为原则,可服用含有防风、川穹等中药材的川穹茶调散。

4.淤血阻络型

这种类型的头痛是由于血瘀导致经络不通,疼痛如针扎般刺痛,位置固定,多在劳累后或夜间发作,舌苔呈深紫色。治疗时,应以通络利窍、祛瘀活血为主要原则,可服用通窍活血汤或中成药通天口服液进行治疗。

虽然中医治疗偏头痛有优势,但患者自身的防护也至关重要。我们应劳逸结合,科学规划作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预防头痛的发生并促进病情的恢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ttzmb/14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如何治疗偏头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