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是累及关节骨、软骨、肌腱、滑膜以及结缔组织的一大类疾病,免疫性炎症是其重要发病机制和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重要病因之一。
一方面,风湿免疫疾病本身的免疫性炎症可引发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风湿科常用药物例如糖皮质激素,也容易诱发骨质疏松症(GIOP)。数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折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5倍、6倍和7倍。
骨免疫学是一门新兴跨专业的学科,主要研究免疫性炎症诱导的破骨细胞、成骨细胞与骨破坏、骨赘形成之间的联系,近年来研究进展迅速。
除了免疫机制外,风湿病患者还在营养、生活、运动、残疾等方面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不同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骨质疏松的机制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因此正确和及时的评估对于个体患者有决定性意义。
风湿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易出现骨质疏松,需注意以下几点:戒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过多饮酒;增加含钙高食物;适当锻炼;避免跌倒;定期检查骨密度,一般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一旦出现骨密度降低,则需要加用抗骨质疏松药。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除基础用药钙剂和骨化三醇外,还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和唑来膦酸钠,前两者是口服用药,需要空腹服用,多饮水,直立位服用,防止在食道停留引起食道炎,后者是静脉用药,每年仅用一次,对平时没有时间就诊的患者比较合适,它们均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来实现抗骨质疏松的。另外,还有一种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甲状旁腺素片段,严重骨质疏松者可以考虑使用。
总之,风湿病与抗风湿药物与骨质疏松息息相关,如何在治疗风湿病的同时防治骨质疏松,是临床医师需要继续摸索完善的医学领域,而在这个环节中,亦需要患者自身的配合,在重视和信任的前提下,适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上提及的预防调摄事项,只要医患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那么风湿病与骨质疏松也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精彩推荐目前在服药,为什么还会出现关节疼痛?狼疮前后“胖”若两人?罪魁祸首是它……狼疮性肾炎患者应该如何护理?目前+人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ttzmb/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