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寿,60~69岁这10年至关重要!牢记十个一
糖尿病的危害
饮食清淡却吃出一身病!“健康饮食”难道有错?
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痛,叫痔疮。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大概是少有的大部分人公认逃不掉的宿敌。得了痔疮,就是噩梦。据说发作时,生理和心理经受双重折磨:既痛又痒,坐不住站不稳,还有便血的刺激……很多人因为不好意思,光看到这个词就老脸一红,往往会选择忍耐,或自行治疗。其实,你对痔疮知道的太少了,有些痔疮症状与直肠癌很相似,延误治疗就是拿生命开玩笑。所以应该好好看看痔疮到底咋回事。痔疮是怎么回事?痔疮,大部人最直接的认知就是大便出血,或者肛门处有组织脱出来。其实远没那么简单。痔疮的形成,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肛垫下移学说:痔原本是肛管部位一个正常的结构,即黏膜下肌层、纤维结缔组织以及血管等联合构成肛垫。但随着年龄增大,肛管黏膜下肌发生退行性变化,当调节失衡时会使动脉血大量流入静脉内,从而造成肛垫内静息压急剧上升,最终导致静脉扩张、迂曲现象。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发生肛门出血、疼痛、嵌顿、脱垂的症状,痔疮就产生了。简单说就是,“痔”本纯良,人人有之,一朝发作,无以言说。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便血、脱出、肿痛,患者会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症状。具体表现为:轻度的内痔(肛门齿状线以上):只有便血的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脱出肛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等不适;外痔(肛门齿状线以上):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会肿胀、疼痛;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十人九痔”是真的吗?我们平常所说的“痔疮”,绝大部分指的都是有症状的混合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十女十痔。痔疮发病率真有那么高吗?国内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出现过有症状的痔疮。50岁以上人群中,痔疮的发病率高达90%,且男、女没有明显差异。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孕妇的痔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非孕女性,甚至婴幼儿因为哭闹腹压增高,也会导致痔疮的发生。其实痔疮人人都有,只不过要看有没有发作。到底导致“痔疮”发作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痔疮是久坐导致的吗?痔疮跟久坐,确实有很大关系。如前所述,痔疮的发生是因为肛垫组织下移及静脉回流不畅,而久坐久站会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肛垫充血肥大继而下移。因此,久坐久站是常见的痔疮发生的原因。此外,其他一些重要诱发因素也不可忽略:1、腹腔压力过大。便秘、大便用力过猛,怀孕期间胎儿长期压迫肛门;2、饮食不当。长期饮酒、无辣不欢会持续刺激肛垫结构产生炎症,不爱喝水吃水果,则会大便干硬刺激肛肠;3、生活作息不佳。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4、易燥易怒、精神长期紧张;5、高龄。痔疮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退行性改变,所以年龄大的人痔疮发生率更高。如何区别痔疮和肠癌便血的特点不同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排便时擦伤痔患处造成的。血液一般是便后滴出,与粪便不会混合在一起,也没有粘液存在。因此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染血,便血的颜色多为鲜红色。
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带血,是因为肿瘤本身表面破溃,不断地出血或渗血,而大便在直肠储存时,会与血液混合,造成大便内混杂血液。因此表现为大便本身带粘液,血液颜色多为暗红色或者果酱色,甚至黑色。
伴随症状不同痔疮是曲张的静脉团,所以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和间歇性,有时会有肿块从肛门脱出,脱出的痔块按压起来很软,可以被推回肛门。如果内痔长期脱出,还会出现疼痛和结硬感。
直肠癌作为肿瘤,位置固定,质地较硬,会导致直肠壁僵硬、受压,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后不久又出现便意,但无粪便或者少量粪便排出。
如果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等,少数患者还会因直肠梗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
专家提醒便血可提示多种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肠息肉、结肠炎、肠穿孔、肠癌等等。而且,由于便血的症状相似,单凭肉眼观察往往难以确切诊断,极易造成误诊。
痔疮如何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有3个原则:一是无症状就无需治疗;二是有症状,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三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当前痔疮疗法可以分为保守治疗、门诊手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轻度:保守治疗轻度的内痔和外痔,一般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包括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
中度:门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时,可以选择传统的门诊手术,如传统硬化剂注射、橡皮圈结扎、红外线烧灼或低温冷冻法等。
重度:外科手术治疗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痔疮,并且不能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的,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比如严重的内痔脱垂、混合痔、外痔破裂等,做手术是最为常用、可靠的治疗方法,而且创面愈合快,疗效好。
不过手术条件高,需要全程麻醉,还要注意防止伤口感染。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疼痛、肛肌无力等情况。常见的有结扎切除手术、PPH手术、HAL痔动脉闭锁术、HCPT消融术等。
如何预防痔疮?痔疮的预防,其实很简单,平常就可以做到:少油腻,少重口辣椒素对肛门皮肤和神经的刺激性比较大,油脂则容易粘结在肠壁上,阻碍排便。
而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能为人体补充大量水分、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减少肠道内脂肪滞留的时间,从而缓解便秘,降低患痔疮的风险。
每天做提肛运动运动是痔疮的“克星”,不仅能预防,还可以降低痔疮复发的可能性。久坐或者久站的人,平时更要多运动。
提肛动作很简单:站立吸气,肛门用力紧缩上提,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或者采用仰卧姿势,双腿交叉上提,大腿尽量贴近腹部,连做20~30次,效果更好。
便后不久蹲,常清洗每天排便1次,每次控制在5~10分钟,可以避免肛门肌肉下垂,保护肠道健康。每次便后擦拭时,不要使用蛮力。最好是每天用温水清洗。
从饮食中获取更多的纤维纤维保留粪便水分,增加粪便容量,让它更轻易地通过直肠和肛门。如果有痔疮,多吃纤维也能减轻排便时的痛苦。
富含纤维的食物有水果:尤其是有壳或外皮的水果。
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甘蓝菜、叶菠菜、莴苣和豆科植物。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痔疮的发生,减轻痛苦。因此,大家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保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哦~
所以
不想得痔疮一定要记住
注意饮食清淡
专家推荐Experts刘富毅
主任医师,一直从事临床普外、泌外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擅长普、泌外疑难病症的诊治,掌握腹腔镜,肾皮镜等先进技术。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