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 > 正文 > 正文

闻吸治鼻炎法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10 11:35:10
北京治疗严重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0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殷商甲骨文中亦有薰燎、艾蒸及酿制香酒的记载。如《山海经》记载薰草“佩之可以已疠”。年在山西乡宁县嘉父山一处东周墓葬遗址考古时发现一具铜“容臭”。《礼记·内则》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容臭”即为香囊。《周礼·秋官》亦有“莽草熏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以熏香嗅闻形式来驱虫防害的记载。可见,先秦时期环境净化、祭祀等活动中芳香类药物的应用即为中医闻吸疗法之萌芽。

02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用香囊、熏炉等祛邪辟秽成为一种习俗,经鼻嗅吸逐渐发展成一种治疗方式,加之国外药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这些都促进了闻吸疗法的发展。《黄帝内经》亦有“取嚏疗法”的记载,该法属物理探物取嚏,而嗅鼻取嚏则属于闻吸疗法的细分范畴。东汉早期医学著作《武威汉代医简》曰:“以絮裹药塞鼻”。《金匮要略》曰:“湿家病,身疼发热……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这一时期,医家开始逐渐将嗅鼻、取嚏、鼻中纳药等经鼻给药方法作为防治疾病的方式,即为中医闻吸疗法防治疾病的形成期。

0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佛、道以香敬祀神灵,士族喜爱香药。三国时期吴万震《南州异物志》提到青木香来自天竺,状如中国甘草。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疗久嗽熏法”、“治偏头痛方”、“赤散方”共三首闻药方剂,这是对闻药方剂的首次记载。此外,《肘后备急方》中还载有香泽、手脂、荜豆香藻、熏衣香方等。经过前朝医家的应用实践,加之香药的引入和使用、中药方剂学的兴起,人们对闻吸疗法的作用和特点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均为中医闻吸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4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医心方》中收录《隋炀帝后宫诸香药方》治疗狐臭、口臭的闻药方剂各一首。唐代《新修本草》补充了苏合香、阿魏、安息香等外来香药。特别是五代李珣所撰《海药本草》收集芳香药物50余种,堪称论述外来药物专著。《外台秘要》中记载有仓公散、疗胞衣不出方、治鼻塞多年方、疗卒啘不止方共四首闻吸药方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加速了外来香药的广泛应用和方剂学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中医闻吸疗法的治疗理论。

05

宋辽金元时期

宋辽时期香药的应用进入鼎盛期,为闻吸疗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太平圣惠方》收载青黛散、吹鼻散、定命散、龙脑丸等29种闻药方剂。《博济方》《苏沈良方》等方书中也记载了多首闻药方剂,以治疗鼻部疾病为主,亦用于头痛、黄疸、小儿疳积等。金元时期,鼻腔给药从药物类型到疾病治疗范围均得到扩展,如李杲创制嗅药麻黄散治内外眼障,搐鼻碧云散治疗头面鼻科疾病等;《儒门事亲》和《丹溪心法》也记载闻吸疗法不只局限于鼻部疾病,口腔牙科、咽喉、解利伤寒等亦可用闻吸法治疗。这一时期,无论从闻药方剂的具体应用和理论体系,还是闻吸疗法的治疗范围均达到了发展顶峰。

06

明清时期

迨至明清,闻吸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烟草传入我国后,闻吸疗法出现了一种新型治疗载体——鼻烟。如明朝《景岳全书》云:“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清代随着鼻烟盛行,闻吸疗法走入百姓日常生活,如《本草纲目拾遗·鼻烟》曰:“《广大新书》有造鼻烟法……出洋中者,能追风发汗”。《食物本草会纂》载:“鼻烟能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疾,利头目,去百病”;《瘟疫萃言》云:“治天时温疫疠气,用孩儿菊,俗名醒头草,取叶塞鼻中,秽气不染”。可见,以鼻烟为代表的新型闻吸疗法逐渐发展成为了防治疾病的手段之一,拓展了中医闻吸疗法的应用范畴。

07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中医外治法在研究、应用、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可谓历朝历代所不及。《中国中医特治新法大全》、《中华名方》、《中医内病外治》等书中均记载了疟疾粉闻药、皂角闻药、黄疸闻药、牙痛灵闻药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医鼻疗法》、《闻药疗法辅助呼吸肌锻炼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鼻闻药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等现代研究成果从治疗机理和疾病辅助治疗等方面对闻吸疗法作出了全面研究。在现代疾病治疗领域,中医闻吸疗法已发展成为一种补充和替代治疗手段而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zl/14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如何治疗偏头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