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视频直播临床治疗一偏头痛加眉棱骨痛
笔记如下
偏头痛(胆经痛)+眉陵骨痛(肾虚痛)
关元:不刺太深,有阻即到
对侧丘墟:徐进徐出导气法,清胆经虚火
对侧太溪:补肾,神应针,快补慢泻
大杼:骨会大杼
巨灵青岛李强09:46:41
肝木温升,胆木凉降,内经的心髓很重要
甲乙木,血热疏泄过度,血寒疏泄不及
温升乙木,凉降甲木
这是疏泄的大义
灸隐白穴治疗经血过度,可以看到怎么调理疏泄的功能
相克不是敌对的状态,
偏头痛就是甲木不降,所以用丘墟穴
人体有几大功能的调节系统
我们要保持人体的体温的正常、
太阳之上寒气主治
寒气是少阴跟太阳来调节的
讲了心法了
巨灵青岛李强09:57:51
早上起来嘴巴很苦,是什么原因?----胆液泄,则口苦
泻阳陵泉
巨灵青岛李强10:04:44
肝和而气升,发育万物,为储藏之生化
升发的作用是什么意思呢
肝脾升才是真的升
肝气的上升,为髓海跟头面部提供了营养
同时还能促进清阳之气的上升
肝经的经脉巡行到达癫顶
所以肝经的升发作用可以把能量输送到人体最高处
如果肝的升发作用出现问题,清阳升发不起来,气血就会不荣头脑
肝主疏泄,肝通过全身的筋主疏泄
从气的角度是疏泄全身的气
疏泄心情志畅达
疏泄脾胃完成运化
疏泄肺可以宣发肃降
疏泄肾完成生殖
所以肝的疏泄是全身的
胃的道理也是一样等等
胃主降,可以降全身的气机
脾升则胃降
巨灵青岛李强10:31:29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浃,不可胜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广东狮岭黄贵生18:26:52根结理论灵枢。根结第五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广东狮岭黄贵生18:28:18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灵枢经把终始讲的非常的重要什么是终,什么是始儒家的经典,大学里头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先秦的时候,大家都在追溯宇宙的本源,和生命的去处。生命的终,生命的始毕竟都是一个迷。广东狮岭黄贵生18:32:26这个问题一直在问,屈原的天问,到唐朝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广东狮岭黄贵生18:33:43在灵枢里头。说,不知终始,针道咸绝。所以根结理论,为的是讨论这个终始的问题灵枢在后面,干脆另外开了一篇终始篇,第九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终始,是天道。纪,是纪律。一定遵守的天道。天,人,地,都要遵守的规矩。
附足少阳胆经循行图
荣归自然看到你来了就是赞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zz/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