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
长期偏头痛可引起失眠、记忆力减退,出现头痛频率增加、精神心理障碍等。
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
病因
遗传、饮食、内分泌以及精神因素等与偏头痛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偏头痛的家族资料研究提示其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1.遗传约60%的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患者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发生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
2.饮食与药物某些食物可诱发偏头痛,如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反腐剂的肉类如热狗或熏肉,含苯乙胺的巧克力,食品添加剂如谷氨酸钠(味精),红酒等。
3.内分泌与代谢因素女性多见,始于青春期,常在月经期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提示内分泌与代谢的影响。
4.精神因素禁食、情绪紧张、强光均可诱发。
典型症状
1.有先兆的偏头痛:
(1)先兆期发作前出现短暂的先兆,如视觉先兆: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有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
(2)头痛期在先兆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约2/3的患者为单侧,1/3为双侧或两侧交替。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典型有颞浅动脉明显搏动感,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患者喜静卧于暗室,睡眠后减轻。头痛持续2~10小时,少数可达1~2天,儿童持续2~8小时。发作频率可每周、每月或数月,发作次数不等。发作间歇期多无症状。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患者常表现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
缺乏典型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本型偏头痛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
董氏针灸对于偏头痛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见效神速。
林君老师常用穴位:
1.耳前区疼痛,首选门金穴,严重者可加前一寸内廷穴两针倒马,年久者加肾关穴。
2.耳后方疼痛,首选水曲穴,严重者可取前一寸穴位组成倒马。
3.另外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也很好,中九里,七里穴两穴倒马效果也不错。
详细音频课程可以识别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zz/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