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特约评论》栏目立足于癫痫领域前沿研究,并邀知名专家/一线临床医生分享精彩见解,旨在更好的传递癫痫领域最新学术动态、服务国内患者,助力领域发展。
本期《TOP特约评论》,我们邀请到了医院神经内科黄浩医生医院神经内科徐琳医生,针对一项探讨癫痫与偏头痛共性的文章进行点评。
TOP特约评论员专家按姓氏拼音为序
癫痫和偏头痛经常同时发生。临床症状、发病机制、治疗药物都表明两者有关。那么,它们是共患病吗?
癫痫与偏头痛都是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疾病。在癫痫中,神经元的过度活动导致大量神经元聚集,表现为节奏性放电,即癫痫发作。在偏头痛中,神经元过度活动导致皮层扩散性抑制(CSD)和先兆,同时三叉神经核的聚集导致中枢敏化和疼痛。
癫痫发作常伴有发作期前、发作期和发作期后偏头痛。反之亦然,偏头痛先兆和头痛也可能导致癫痫发作。此外,癫痫和偏头痛都有离子通道功能障碍,不同离子通道阻滞剂对癫痫和偏头痛均有效,再次证明了这两种疾病的共性和重叠。
那么,癫痫和偏头痛有哪些共同点呢?
共同的遗传学机制遗传学已使我们发现癫痫和偏头痛之间的联系。目前,在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中,共有三种基因突变[CACNA1A(FHM1)、ATP1A2(FHM2)和SCN1A(FHM3)]与癫痫有关。
?其中,关联最密切的是SCN1A基因,常见于不同类型的癫痫,包括Dravet综合征、婴儿特发性全面性发作、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部分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EFS+)。SCN1A突变同样也与FHM3的发生有关。迄今为止,已发现9种SCN1A错义突变可引起FHM3,其中有些(QK、LQ、IM、FL及LP)不会引起癫痫发作。其他与FHM、癫痫的发生均有关(LQ、TS、QH及LV)。
?CACNA1A位于19号染色体上,编码电压依赖性P/Q钙通道的α1亚基。CACNA1A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钙通道受损,导致癫痫或FHM。
?ATP1A2基因突变会导致Na+/K+ATP酶系统功能异常,导致K+梯度受到破坏,影响谷氨酸的清除,进而导致出现CSD、FHM及癫痫发作。
共同的通道机制众所周知,包括癫痫在内的所有大脑活动都受到神经元动作电位的调节,依赖于突触兴奋(谷氨酸是核心兴奋性递质)和抑制(GABA是主要抑制性递质)的平衡。癫痫和偏头痛都是异常的神经元兴奋性疾病。
?癫痫
癫痫样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伴随大量的钾离子外流、钙离子异常内流以及钠、氯离子的异常运动。许多常见的特发性癫痫是遗传的,这可能是由于GABA受体编码基因的不同类型的突变或其他通道的突变所致,如钙离子通道,能够调节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异常同步,导致广泛性棘波放电。动作电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必须反复打开和关闭电压门控钠通道,因此有些特发性癫痫发作通常含有钠通道突变。最常见的作用于钠离子通道的抗癫痫药物为苯妥英和卡马西平。
此外,托吡酯为AMP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能增强氯离子通道上的GABA活性、减少L型钙通道的开放。同时,该药也能有效治疗偏头痛,这也提示着偏头痛也有离子通道的变化。
?偏头痛
关于偏头痛,目前更普遍公认的病理机制是CSD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VS)激活理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是由CSD触发的,其根源在于新皮质的过度兴奋,可能与过量的兴奋性递质释放,引起钙通道功能的改变有关,就像在FHM中所发生的一样。上述CACNA1A基因编码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亚基。该基因的突变能够改变相关抑制性G蛋白的亲和力,这可能导致抑制作用的减弱,从而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进而导致偏头痛的发生。
综上所述,从离子通道的意义上来说,癫痫和偏头痛是共患病。未来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果患者同时患有癫痫和偏头痛,是否存在相同的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及影响其功能的因素。
共同的CSD机制新皮质细胞的兴奋性是癫痫和偏头痛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在癫痫中,过度兴奋转变为超同步化放电。在偏头痛中,过度兴奋转变为CSD。
CSD在癫痫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其特点是伴有大量钾离子流出的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快速而完全的去极化。它的扩散是偏头痛先兆症状的病理机制,从躯体到感觉、视觉和听觉等症状往往是癫痫的标志。对癫痫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的研究结果表明,CSD能显著增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长时程增强,提示其能促进人大脑皮层突触的兴奋性,这也被认为是偏头痛患者皮层兴奋性的原因。因此,CSD与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致的。两者都显示“全部或无”,这是由各自的环境或遗传因素决定或触发的,但归因于同一目的:去极化和超同步化,只是触发CSD的阈值低于癫痫发作。
总之,CSD似乎是偏头痛的主要发病病理机制,也与癫痫密切相关。
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癫痫发作与偏头痛之间的关联,可能包括膜通道和神经递质影响皮层兴奋性的功能改变,而CSD则将这种联系在一起。兴奋性因素(谷氨酸)和抑制性因素(GABA)之间的不平衡对于癫痫和偏头痛的发病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和偏头痛之间的重叠。在癫痫和偏头痛患者中进行基因检测,以便找到共同的药物作用靶点,可能会在未来创造出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综述,通过遗传机制、离子通道机制及CSD可以看出,癫痫和偏头痛为共患病。它们是多个基因、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将来能利用更多的非侵入性技术来研究癫痫发作与偏头痛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阐明。
医脉通编译自:LiaoJ,etal.Epilepsyandmigraine-Arethey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ttzmb/8587.html